何谓锥体外系?有何功能?
除了锥体系之外,所有其它的运动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导束被统称为锥体外系。广义的锥体外系包括:新纹状体(尾状核和壳核)、旧纹状体(苍白球)、黑质、 丘脑底核、红核,甚至脑干的网状结构、延髓的下橄榄核、小脑的齿状核以及前庭神经核等结构。而基底节则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,它们之间不但有错综复杂的纤维 联系,而且还接受大脑皮质运动区(第4、5、6区)或抑制区(4S、8S区)的纤维,经新旧纹状体、丘脑又返回到大脑皮质运动区而形成有去有回的环路。新 纹状体没有直接纤维到达脊髓,传出纤维主要经苍白球发出,分别到达红核、黑质、丘脑底核、网状结构及丘脑等。再从这些结构发出纤维分别形成网状脊髓束、红 核脊髓束、前庭脊髓束、顶盖脊髓束及内侧纵束等,组成锥体外系的下行通路,下行到达脊髓前角细胞。研究表明,锥体外系绝不只是由已知的单向神经链组成,而 是拥有若干相互联系的环路。目前已知的锥体外系的主要环路:①皮质-纹状体-苍白球-丘脑环路。②苍白球-底丘脑环路。③黑质-纹状体环路。④苍白球-丘 脑-纹状体环路。
锥体外系的主要生理功能:①为锥体系的随意运动作准备。②调节肌张力。③维持躯体的运动姿势。④与随意运动相伴随的不自主运动有关。⑤对下运动神经元 的反射起控制作用。上述生理功能对随意动作的完成很重要。当其发生变时,则直接或间接影响到随意运动而产生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。